浦兴祖


       1945年12月出生,复旦大学法学学士(1969年)、复旦大学法学硕士(1980年)、天津师范大学法学硕士(1981年)、韩国外国语大学政治学博士(1983年)、日本关西大学交换教授(2009年),退休前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、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主任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、西方政治学说史等。2016年5月27日,受邀聘为乐鱼电竞兼职教授。

课题项目

 

科研成果

主笔:

  1. 《从“理想国”到“代议制政府”--西方政治学名著释评》,成都: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;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重版

  2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》,香港:三联书店1995年

  3. 《制度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政治》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

主编:

  1. 《当代中国政治制度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

  2. 《当代中国行政》,上海: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

  3. 《当代中国政治制度》,上海: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

  4. 《西方政治学说史》,上海: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;

  5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,2005年修订版;

  6. 《权力与制约--地方人大法律监督实践研究》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;

  7. 《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丛书》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

 

代表性论文:

  1. “提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性——论健全与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”,载《政治学研究》1986年第2期,第15-17页

  2. “社会共和论与人民代表大会制”,载《社会科学战线》1990年第3期,第126-134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3. “国情与民主的发展”,载上海市政治学会论文集《国情与民主》,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

  4. “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----浦东新区行政机构的设置及其未来走势分析”,载中国政治学会论文集《行政体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》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

  5. “中国政治现代化:面对西方民主的影响”,载《学术月刊》1995年第4期,第6-8页

  6. “法制化:全国人大角色之演变”,载台湾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《中国大陆的明天:九五计划下的发展》,台北:台湾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1996年版

  7. “特大城市城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——兼谈‘两级政府、三级管理’之提法”,载《政治学研究》1998年第3期,第53-58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8. “人大制度20年发展及其启示”,载蔡定剑等主编《人民代表大会二十年发展与改革(论文集)》,北京: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

  9. “冷战后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互动----以中国为例”,载《上海行政学院学报》2000年第1期,第47-57页

  10. “有关西方政治学说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”,载《政治学研究》2000年第1期,第36-46页

  11. “关于准确把握政协功能的思考”,载《探索与争鸣》2000年第12期,第36-38页

  12. “21世纪中国政治研究的视角与方法”,载《天津社会科学》2001年第2期,第17-20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13. “重视研究价值,提倡学术争鸣”,载《浙江学刊》2002年第1期,第144-147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14. “直选乡长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一次探索”,载《云南行政学院学报》2001年第6期、2002年第1期连载

  15. “世纪的感悟:把握民主与国情”,载《探索与争鸣》2002年第2期,第14-16页

  16. “坚持与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——研究国外政党后的几点思考”,载《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》2003年第6期,第25-28页

  17. “政治需要‘呼唤’政治文明”,载《学习时报》2003年8月18日

  18. “修订现行宪法完善宪政制度——修宪与完善政治制度”,载《政治与法律》2003年第3期,第4-5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19. “有关‘政治文明’若干理论问题”,载《浙江学刊》2003第4期,第5-13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20. “试论努力开发中国政党制度中党际‘互相监督’的政治资源”,载《云南行政学院学报》2003年第5期,第4-10页(人大复印料全文转载)

  21. “现代政治文明视角下的‘法治’”,载《云南行政学院学报》2004年第9期,第4-7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22. “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元首制”,载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》2004年第1期,第16-19页

  23. “党内监督:从‘条例’到‘见效’的路径”,载《探索与争鸣》2004年第6期,第27-29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24. “关注经济改革走向(经改的政治后果)”,载《社会科学报》2005年1月20日

  25. “以科学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”,载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》2004年第12期,第6-7页

  26. “我国政党制度的‘类型归属’与‘理论概括’”,载《天津市委党校学报》2005年第2期,第55-61页

  27. “和谐小康社会呼唤工会的维权与民主功能”,载《工会理论研究》2005年第5期,第2-4页

  28. “转变职能:政府政绩考核的题中主义”,载《城市管理》2005年第3期,第10-12页

  29. “以人大民主为重点,继续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”,载《复旦学报》2005年第5期,第129-134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30. “构建和谐社会:应当认可与兼顾‘两种公平’”,载上海市政治学会论文集《和谐社会与政治发展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

  31. “现成政治实体与新社会阶层的对接——关于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一点思考”,载《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学报》2007年第1期,第31-33页

  32. “用足人大制度的‘制度优势’”,载《北京日报/理论周刊》2009年2月23日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33. “用足人民政协的‘民主监督’功能”载《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》2009年第3期,第68-72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34. “农村基层民主:由村向乡镇分步递升”,载《探索与争鸣》2009年第4期,第25-27页

  35. “试论阻断‘公权’与‘私欲’的勾连”,载《政治学研究》2009年第6期,第31-37页

  36. “人大‘一院双层’结构的有效拓展——纪念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”,载《探索与争鸣》2009年第12期,第10-14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大部转载)

  37. “依据·蓝图·原则——重温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”,载《北京联合大学学报》2010年第4期,第41-54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38. “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和拓展政协制度渠道”,载《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1期,第25-28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39. “论民主视野中的我国选举法修改”,载《复旦学报》2011年第2期,第85-91页

  40. “论人民政协独特的组织属性”,载《行政论坛》2012年第2期,第12-17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41. “党内民主与人大民主对接——关于选拔任用国家机关领导成员的一点思考”,载《社会科学报》2012年2月16日

  42. “‘独立候选人’现象辨析”,载《探索与争鸣》2012年第3期,第20-25页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

  43. “有关增强统战能力与执政能力的十个问题”,载《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》2012年第3期,第5-8页

  44. “试论有效开发多党合作的政治资源与制度资源”,载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编:《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》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

  45. “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人民政协及其制度”,载《中国政协理论研究》2015年第2期,第36-40页(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转载)

  46. “重新认识‘被选举权’”,载《探索与争鸣》2016年第3期,第44-49页

 

四、社会兼职

  1. 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首任主任

  2. 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

  3. 上海市政协原研究咨询组专家

  4. 上海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

  5. 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

  6.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党制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

  7.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原干部培训客座教授

 

五、奖励荣誉

  1. 主编的《当代中国政治制度》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(1995年);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(1996年);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(1994年)

  2. 论文《有关政治文明若干理论问题》,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论文二等奖(2004年)

  3. 论文《以人大民主为重点,继续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》,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论文三等奖(2006年)

  4. 主持、主讲的《当代中国政治制度》,被评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(2006年)、上海市精品课程(2006年)、国家精品课程(2010年)

  5. 上海市育才奖(2007年)

  6. 主持的《夯实基础操作思维 感受实际—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研究课题》,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(2009年)

  7. 《人大“一院双层”结构的有效拓展》,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论文二等奖(2010年)

  8. 上海市高等教育名师(2011年)

  9. 《论民主视野中的我国选举法修改》,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论文三等奖(2012年)